室因石而雅——记2018级民族传统技艺班毕业展
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这片神奇的华夏土地上,石雕发端于距今5000年的“崧泽文化”时期。历经唐、宋的发展,到五代时期,石雕题材已走向广泛,并成为宗教活动用品。元、明时期,先民已具有较高的圆雕技艺水平。到清代,石雕吸收“巧玉石”制作工艺,运用“因势造型”“依色取巧”的技巧,并发挥自身石色、石质、可雕性的优势,开创了中国石雕“多层次镂雕”的技艺先河。
在祖国艺术天地里,石雕异彩纷呈,以它特有的艺术手法,如镂空雕、圆雕、高浮雕、浅雕等展现着石雕一花一世界的独特魅力。它讲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饰流畅洒脱。它自成流派,可以奔放大气,也可以细腻精巧,可谓形神兼备。
石雕是集创意、设计、制作的艺术品。在2020年毕业展这段时间,2018级民族传统技艺班级同学将现代与传统相融合,进行创新。当游戏中的卡通形象与石头相碰撞结合,于是有了展品达摩;当京剧脸谱与蛋壳透雕相融,于是创作出百变脸谱;当活灵活现的龙凤活跃于石头之上,龙的阳刚与凤的柔美形成绝妙对比,将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龙凤纹重环玉佩的来历;当万物生灵与石雕相结合,小动物们灵活的身躯便从呆板的石头中跳跃而来,憨态可掬的石象、身姿修长的狐狸、翘尾摆首的鲸、昏昏欲睡的兔都被手艺人的巧手赋予了生气,这是“童趣”系列;当传统首饰与石雕技艺相融合,坚硬的顽石被打磨出琥珀般晶莹剔透的光泽,不论是玉兔嬉于月的金钗,还是鹤唳莲华的璎珞,再有复刻于战国文物的组佩,小巧精致的珥……它们与石雕技艺相辅相成,精致华美,不禁使人想起百年前那贵家小姐的妆奁。
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
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同学们在毕业展上通过武梁祠画像、人生九雅、古吉语三套系列印章来展示篆刻艺术。武梁祠画像中这三幅主要以马为主,有的凌空急驰,有的昂首长鸣,有的低头猛冲,有的奔腾回首,有的缓步慢行……所谓“超以象外,得其寰中”,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显示出艺术家们的高度智慧和纯熟技巧。古有九雅境趣,谓之“焚香、品茗、听雨、赏雪、候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人生况味,不在忙时在闲时,山堂夜座,听松涛、烹闲茶,循着古人九雅,敛心性、品幽静,纵然世事再繁琐,也要给自己呼吸的空隙。
“传统”与“创新”看似处于遥远的两端,实则完全可以相互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相得益彰。以石为友,以石入室,无论古今,于外是生活方式的凭寄,于内是精神世界的追求,这就是庄子所说的“中心定,则外物清。”
石中有清意,与石为居,虚庐朴拙无华;石中有清意,与石为雅,轩室意幽静旷。他山之石,不应只是大自然的造物,它更应该入室登堂。
(作者系文化管理系2018级民传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