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艺新闻

暑期社会实践|“守艺工坊”赋能文旅融合新业态

出处:手工艺学院  文字:张金雨  图片:潘越 张金雨  编辑:管理员  时间:2023-07-10
字体:放大 缩小

   清凉扇市、越窑青瓷、手工勾线、水印木刻、书法绘画、竹山编织……近日,一项项非遗文化展示互动体验活动在开元旅业集团绍兴大禹开元观堂火热开展。本次活动以“品江南风物,听醉里吴音”为主题,融合了非遗技艺、特色文创、IP产品、国潮好物等内容,结合互动体验,打造了一场具有东方宋韵的国风市集。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手工艺学院“守艺工坊”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将所学非遗文化传统知识和技艺在绍兴大禹开元观堂古韵古香的古街宣传展示,助力非遗保护传承。

微信图片_20230709113309.jpg

   大禹开元观堂是江南水乡风格的主题文化酒店,酒店原为大禹“姒姓”家族繁衍生息之地,距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酒店主打江南水乡文化,以禹文化为基础,深度挖掘绍兴书法、酒、茶等非遗文化。酒店的平成街是以文化氛围打造为核心,打造别具特色、多元化、多业态的文化古街。

微信图片_20230707194846.jpg



非遗集市

在非遗集市区域,清凉扇市、越窑青瓷、手工勾线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非遗摊位体验吸引不少游客的目光,展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非遗展品。

微信图片_20230710123840.jpg

微信图片_20230710124234.jpg

   最受大家喜爱的是手工勾线,一根根彩色的勾线,在巧手编织下,摇身一变成了各种精致的手工艺品。耳钉、胸针、吊坠,还有彩色花艺,让游客们喜爱万分的同时,感叹手工艺的精巧。

微信图片_20230710123634.jpg



手作体验

   在手作体验区,水印木刻、投壶等项目吸引了许多亲子家庭的积极参与,在玩耍互动中,非遗寻知体验让孩子们印象深刻。

微信图片_20230710123845.jpg

1A3A3767.jpg

   以刀为“笔”,木刻韶年。手工艺学院学生现场教学讲授绘、刻、印等一系列制作流程,带领游客们体验水印木刻的过程,让宣纸、木板和颜料奇妙融合。

1A3A3794.JPG

微信图片_20230709112727.jpg

微信图片_20230709112827.jpg

IMG_1821.JPG

IMG_1931.JPG

   以笔之力开启汉字美学之旅。在书法体验区,手工艺学院学生讲授起笔、行笔技巧和如何掌握书写中的轻重缓急,激发游客们对汉字美感的追求。

微信图片_20230713113414.jpg

IMG_1761.JPG

微信图片_20230709113058.jpg

   童心巧绘精彩。游客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巧手点缀扇面、陀螺,将其幻化为独一无二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230709112924.jpg

1A3A3836.JPG


非遗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集市融合“看”“做”“品”“学”“赏”“玩”等多种体验形式,特别设计的非遗知识连连看和知识问答互动环节,通过静态展陈和动态展演使古老手艺“焕发新生”,让大小朋友近距离感受到非遗的无穷魅力。

微信图片_20230710123906.jpg

微信图片_20230709112929.jpg

   酒店内有很多游客特地身穿古装前来打卡,在游园过程中被传承手艺人精湛的手艺折服,沉浸式体验传统非遗,感受浓浓的特色文化内涵和生活气息。

微信图片_20230709113321.jpg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随着集市的一盏盏灯亮起,更多的游客朋友们来到了活动现场。晚风轻拂、繁华夜灯,满满人间烟火气。

   此次吴越风物集市活动将非遗文化与市集相融合,在营造非遗文化氛围的同时,让文化项目接地气、聚人气,让游客朋友们近距离充分领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微信图片_20230710132144.jpg

   面向未来,手工艺学院将继续积极运用“非遗+”模式,创新发展“文旅+非遗”新业态,助力文化传承,推动文化赋能,助力搭建文旅融合新平台。

微信图片_20230710132337.jpg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党建进行时|浙艺《“廉洁种子微工程”艺术实践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入选省直机关“双建争先”优秀案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