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浙艺在温州泰顺成立社会实践基地,助力打造“音乐东溪”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1958年,著名音乐家周大风先生在浙江温州的泰顺东溪乡创作了家喻户晓的江南民歌《采茶舞曲》,掀开了浙江民歌的新篇章。
近日,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20余名师生组建而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沿着前辈足迹,来到泰顺县东溪乡开展社会实践和文艺交流活动。
浙艺音乐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泰顺东溪乡文化礼堂举行。东溪乡党委委员吴慧慧对顶着酷暑远道而来的浙艺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东溪乡党委书记叶晓东介绍,近年来,东溪乡通过“《采茶舞曲》诞生地”这一金名片,聚力打造“茶歌小镇•音乐东溪”特色小镇,深挖当地独有的茶歌文化、茶韵文化和茶乡文化,成功举办三届全省茶歌大会,音乐品牌越唱越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与东溪乡一直有着深厚的渊源,《采茶舞曲》的创作者周大风先生曾任教于浙江艺术学校(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前身之一),是浙艺名师。希望今后能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欢迎更多的浙艺师生来泰顺东溪乡开展暑期活动、创作采风、社会实践,乘势发展乡村艺术经济。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队、浙艺音乐学院教授杨韵介绍了浙艺的办学历史和各专业设置情况等。杨韵表示,实践团队怀着对东溪乡的热爱,采风、学习、听课、参观,体会红色精神、感悟时代足迹、守好红色根脉、带来实践演出,用求真的心、尚美的意、精艺的行、修为的果,为东溪乡的父老乡亲送上浙艺的精彩演出。
伴随着现场热烈的掌声,东溪乡乡长范晶晶向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学院授牌,标志着浙艺音乐学院在泰顺东溪乡社会实践基地的正式建立。今后,双方将在产教融合、资源共享、艺术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通过搭建校地互动平台,促进双方资源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为促进乡村振兴作贡献。
授牌仪式结束后,实践团一行来到周大风采茶舞曲纪念馆,了解作曲家周大风先生生平,探寻先生创作《采茶舞曲》的心路历程。当印有先生当年创作《采茶舞曲》手稿的电子乐谱映入眼帘时,师生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看着乐谱纷纷唱了起来,亲切的曲调久久回荡在纪念馆中。
当晚,由浙艺音乐学院师生团队精心打造的“红色之心 筑梦青春”文艺晚会在东溪乡文化礼堂举行。本场演出团队既有流行音乐、民乐、音乐剧专业的年轻演奏家、教师,也有各专业的优秀学生代表。浙江省“新松计划”演奏员大赛金奖获得者常轶伟老师为观众献上了一曲轻快悠扬的笛曲《扬鞭催马运粮忙》,音乐剧和现代音乐教研室教师施敏慧演奏了一首具有浓郁爵士风情的手风琴曲《瑟堡的雨伞》,音乐剧和现代音乐教研室青年教师章璐深情唱响了一首《美丽中国》,现场掌声雷动。同学们表演的节目精彩纷呈,小组唱、独唱、重唱、二胡独奏、笛子独奏、民乐二重奏等轮番上台表演,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好评。有村民说:“你们的节目真好,我们看了一遍还不过瘾,希望以后你们能常来我们这儿演出。”
今后,双方将在文艺结对共建、创作地方乐曲、助力乡村旅游、培育地方文艺人才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助力打造“音乐东溪”,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