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学校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肩负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系统谋划学校发展蓝图的重要使命。笃行致远,励精图治谋发展;拓路踏歌,凝心聚力绘蓝图。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策划推出“聚焦党代会 聚力谱新篇”专题报道,全面展示学校近五年事业发展成果和特色做法,全景式展现师生的初心使命和精神风貌,激励全体浙艺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团结奋斗,同心谱写高质量发展壮阔新篇。本期让我们共同回顾五年来我校手工艺学院取得的发展成绩。
手工艺学院于2021年成立,承担非遗传习院主体任务,建有民族传统技艺研究所和非遗创意产业学院。现有文物修复与保护、民族传统技艺、展示艺术设计、文化创意与策划4个专业,为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院围绕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坚持“党建领航筑牢治理根基,凝心铸魂推动事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党建思政、教科研创、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夯实战斗堡垒 打造党建特色
深入推进党建业务互融互促,打造“求真守艺 匠心铸魂”党建工作品牌,建有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匠心党员之家、匠心清廉长廊、大师工作室、实验实训室21个,校外实践基地35个。先后被评为省级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校级五星级党组织、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是全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培育单位。
▲手工艺学院教工党支部获浙江省省级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手工艺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首批“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浙江省第二批高校党建标杆院系
推进教科研创 增添发展亮色
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在课程建设、专著出版、科研创作、专业赛事中取得厅级以上成果百余项。教师受邀参加全国课程思政展示活动,立项教育部社区教育系列特色课程1项,省级各类项目10余项、校级30余项。举办“匠心守艺”、"手艺密码·变"等有影响力的手艺系列展,承办首届“浙江好手艺”大学生传统工艺作品展,搭建起全省非遗手艺展示平台。
▲入选全国文化艺术职业院校“学习二十大 铸魂育新人”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现场展示活动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师生参与参与上山文化彩陶壶文物复制工作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师生参与跨湖桥遗址出土文物档案信息编制工作
▲浙艺·柯城校地合作成果展暨余东农民画展
丰富人才培养 强化非遗底色
主动探索非遗融入国民教育新路径,制订非遗专业建设五年规划,全面推进高水平非遗传承保护专业群打造、高能级非遗研究平台搭建和高素质非遗技能人才培养。倡导“以手思考 用心造物”工匠精神,开办“求真守艺”大讲堂、“名匠领航”讲座,联合30余家非遗创意型企业、文旅企业成立非遗创意产业学院,着力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技能人才。先后荣获全省职业规划大赛银奖、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精品大赛金奖、首届文创品牌节杰出品牌奖、美国缪斯设计奖、伦敦国际创意设计铂金奖、学院杯中国室内与环境设计大赛铜奖、香港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三等奖等诸多荣誉。
▲浙江非遗传习院成立
▲非遗创意产业学院成立
▲首届”山海杯“文创品牌一校一品杰出品牌奖
▲手工艺学院师生参展"第十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并获精品大赛4金2银7铜。
拓宽社会服务 擦亮志愿成色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连续五年举办“浙艺手艺节”。组建“艺小匠”志愿服务团队,建立手工艺社区学院,引领师生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中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面向社会推出非遗市集、手工艺研学、生活美学课程、文创产品定制,举办手艺中国年新年市集活动,突出非遗成果展示、活态体验,推动非遗赋美、非遗赋能、非遗赋智。“巧艺传承 匠心筑梦——非遗传承在浙里”荣获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办实事”精品项目和“最受同学欢迎”项目,“匠心守艺”非遗宣传视频、“非遗振乡村”服务乡村等新闻登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获得中国新闻网、文旅中国、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收获阅读量超百万次。
▲非遗研学课程广受欢迎
▲“巧艺传承,匠心筑梦——非遗传承在浙里”项目入选全国100个精品项目和“最受同学欢迎”项目
坚定信心谋发展,鼓足干劲再出发。未来,手工艺学院将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勇毅前行,以优异成绩助力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